2017年6月27日 星期二

你如何度過人生低谷,決定了你的格局



好像總是這樣。隨著一個人年齡漸長,能使他快樂的事情,越來越少。


我們抱怨著房價高、工資低、人生的各種艱難,在日復一日的嘆息和回憶中,渾渾噩噩地過著一天又一天。

這真的是人生的本來面目嗎?顯然不。且看歷史上那些切切實實遭遇過命運惡待,還能淡然微笑的人物。

譬如蘇東坡



他是享譽天下,連皇帝都要搶著他的詩來讀的大才子;也做過餵馬劈柴,關心糧食和蔬菜的農夫;他做過杭州、密州、徐州等一線城市,勤勤懇懇為民辦實事的太守;也做過放浪形骸,酩酊大醉的世外高人。

他的一生中,曾兩度被皇帝提拔重用,又兩度被貶謫。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貶出嶺南的文人,最遠竟被放逐至“天涯海角”的海南,也可見有些人對他嫉恨之深。

但那又如何呢?他仍然是那個名揚千史的人物,那個既能寫“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放詞人,又能寫“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細膩男兒。他用橫溢的才華和樂觀的心性,給了命運漂亮的反手一擊。
他是如何做到的?


理想暫不能實現的時候就先追求麵包吧

公元1080年,正當壯年的蘇東坡由於名動一時的“烏台詩案”,被貶謫到黃州。
這樁莫須有的案子,是由於他才華太高,鋒芒太盛,嫉妒他的人如蒼蠅一般盯上來,污衊他的詩詞歌賦裡有反朝廷的跡象。一時間,朝堂震動。

他差點兒丟了性命,好在宋神宗的一個不忍心,他得到一條生路。

帶著政壇和文壇潑的一身髒水,帶著從高處摔落的理想,還帶著一大家子20多口人,他來到黃州。

黃州是長江邊上的一個窮苦小鎮,他的生活無著,好在朋友馬正卿在城東為他弄到了一片幾十畝的荒地。

那是一塊貧瘠的山坡,荒蕪已久,滿是荊棘瓦礫,加上當年大旱。他一度無從下手,奈何生計使然,只能擼起袖子往下乾。

一個人,在他忙起來的時候,就不會胡思亂想了。

他脫去了文人的長袍方巾,改穿上了農人的芒鞋短褂。他忙著築水壩,建魚池,從鄰居處移菜苗,從老家四川託人找菜種。

一片大荒地,終於被他改造成有稻田麥田,桑林果園的小農場,他也在終日的勞作中找到了快樂,索性自封“東坡居士”。

當孩子們告訴他,打的井裡出了水;或是他種的地上冒出了嫩綠的苗,他都能高興得像孩子般跳起來。他會因為微風中挺直搖曳的稻莖,或是月光下沾滿露滴的植物高興,也會因為吃到自己親手耕種的稻米而滿足。

當你遇到重大挫折的時候,這就是站起來的第一步。接受能改變的,承認不能改變的。然後從最細微之處起,讓生活美好起來。


沒錢的時候也可以過上高品質的生活

有人說,愛做飯的人,脾性一定不會太差。因為他可以從煙火氣中,感受到現實生活的美好。

蘇東坡對美食和下廚,有著發自內心的熱愛,即便是生活艱苦,也能玩出花樣來。他創造的種種著名菜色——東坡肉、東坡魚,其實都是在匱乏的原材料和極其便宜的食材之下做出的美味。

彼時在黃州,他實在吃不起肉,又發現當地沒人吃豬肉,豬肉便宜得就像泥土一樣。他索性買了許多豬肉回家,反覆燒製,研究怎麼煮豬肉才好吃。反覆嘗試之下,才有了他樂呵呵地向世人傳授的“東坡肉”秘訣:“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

甚至到他後來被貶到偏遠的惠州,實在沒東西吃時,他還能向屠戶買到沒人要的羊脊骨。將它們煮熟,用熱酒淋一下,撒上鹽,放在火上燒烤。這大概是最早的羊蝎子吃法。

同是在惠州,他發現了荔枝這種中土罕有,豐腴甜美的水果。“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還在書信裡跟兒子開玩笑說,說千萬別讓那些陷害他的人知道嶺南有荔枝,否則,他們會跑過來跟他搶荔枝吃。

他是逆境中的生活家。最窮的時候要把錢吊起來,每天數著花。他偏偏經過幾年的農耕勞作,不僅過上了溫飽生活,甚至自己手把手在農莊里修了小橋,亭子,閒時看書寫字,和朋友小酌飲酒。

他甚至還養成了運動習慣,修煉起瑜伽術,不是非要“得道昇仙”,也不做那些扭腰屈腿的奇怪動作,主張控制呼吸,精神高度集中,以此獲得身體的健康和心靈的寧靜。

生活中的幸福,不在於吃穿用度的奢靡,也不在於聲色犬馬的刺激,而在於過生活的那個人,有沒有踏踏實實把每一天過好的心性,和善於發現生活之美的眼睛。在這點上,無論是當朝大官,還是科技發達時代的現代人,都比不上一個蘇東坡啊。


你的興趣愛好是你失意時的盔甲

一個人只擁有今生今世是不夠的,他還要擁有詩意的世界。
蘇東坡有著一個五彩斑斕的詩意世界。他精通詩詞、繪畫、書法,也樂於談道談禪,說人生哲理。

在他最艱難的那些日子裡,他對詩文畫藝的審美,使他對艱難的生活保持了一顆敏感明亮的眼睛;而他讀過的書,對禪道哲理的深切體悟,又讓他用開闊的心態,活過了曲折的人生。

在一個仲夏之夜,他和友人楊世昌於江上喝酒吟詩。友人善吹簫,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簫聲中,他寫下名垂千古的《赤壁賦》。

“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在另一個月光如水的夜晚,他無法入睡,跑到承天寺去找好朋友張懷民,兩人一同散步。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詩意的世界,在你一切順遂的時候,可能只是賞月喝茶的錦上添花,但在一個人的逆境中,它可能會變成雪中的炭,寒風中的蔭蔽,世俗否定下的盔甲。

對於我們,也是一樣的道理。讀書,寫字,運動,堅持一件讓你真正感到快樂的東西。在世事莫測之間,它會成為你心靈的屏障。


放下過去,享受當下

心理學大師羅傑斯說,人生最重要的,是擁有製造快樂的能力。它來源於三個方面——放下過去,面對現實和享受當下。

在遭遇了人生中的重大波折之後,學會與過去告別,和當下握手言和,才能抵禦無常人生中的更多風雨。

蘇東坡也有過這樣一番心路歷程。

那是在他被貶謫到黃州,終日耕田務農之後。大概是整天的體力勞動讓他沒有時間傷春悲秋,踏實收穫的喜悅,又讓他悟到,人生在名利場之外,可以追求的喜悅,簡直太多了。

一天,他與友人劉倩叔共遊南山。友人以蓼菜、新筍等野菜相待,他嚐著這些淳樸而清新的美味佳餚,突然感慨了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他漸漸學會和過去的自己告別。在那不久之後,某天他出門遇到大雨,同行人都被淋得十分狼狽,他卻若有所思。回到家之後,他寫出了傳世名篇《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對啊。他站在命運的這頭,回首看來時的路,風雨已經散去,而曾經糾結的情感也漸漸溶解,煙消雲散。

他開始綻放出成熟圓融的光輝。那是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芒,是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是停止向老天的不公哀怨悲嘆的大氣。

後來他被重新啟用,回到京師做了大官,物質豐足之時,他也沒有得意忘形。再到後來,他的人生起起落落,他有過反覆的傷神與苦楚,但卻始終未曾被打倒。
蘇東坡最大的才華,就是當個人命運的悲劇毫不留情地碾壓之時,他卻善於用諸多具體而微的快樂,化解掉那些巨大的悲傷。

人生的低谷並不難過,真正難過的,是自己這道檻。

所以啊,在這個人面前,我們又有什麼資格慨嘆,時代太糟糕,命運給得太少呢?

所有的傷春悲秋,都是因為自己不夠強,你走過的那些艱難曲折裡,藏著你未來的福氣。

你如何度過低谷期,決定了你的格局。




圖片來源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