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智慧康熙家訓,點撥人生

康熙一生兢兢業業,修身、齊家、平天下都十分認真,可謂耗盡心血和精力。
康熙平時在宮中經常給皇子皇孫以教誨,雍正即位後對康熙的家訓加以追述,並整理彙編成《庭訓格言》,凡一卷,246則。今日我們讀《庭訓格言》,依然會得到許多有益的教誨。



一、從不敢輕量人,謂其無知,言合乎理,朕即嘉納。

訓曰:朕從不敢輕量人,謂其無知。凡人各有識見。常與諸大臣言,但有所知、所見,即以奏聞,言合乎理,朕即嘉納。都統畢立克圖漢仗好,且極其誠實人也。

感悟: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與人交往要善於發現他人優點,發現與他人之間的差距。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樣才能長足發展。


二、心欲小而膽欲大。

訓曰:凡人於無事之時,常如有事而防範其未然,則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時,卻如無事,以定其慮,則其事亦自然消失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膽欲大。”遇事當如此處也。

感悟:一事不謹,即貽四海之憂;一念不慎,即貽百年之患。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要謹小細微,培養認真的習慣;在處理驚濤駭浪的大事時,拿出寵辱不驚的魄力,做到不動聲色,淡然置之。


三、大凡能自任過者,大人居多也。

訓曰:凡人孰能無過?但人有過,多不自任為過。朕則不然。於閒言中偶有遺忘而誤怪他人者,必自任其過,而曰:「此朕之誤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為所感動而自覺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過者,大人居多也。

感悟:出現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諱疾忌醫、自欺欺人。初犯錯誤,由於留下的“痕跡”淺,最容易改正,這樣才容易進步。如果不及時改,反复犯錯誤,犯得越多,留下的“痕跡”就越深,就越不容易改正。人間最大的智慧,就在於洞悉自身的弱點,並及時加以改正。


四、審之又審,方無遺慮。

訓曰:凡人於事務之來,無論大小,必審之又審,方無遺慮。故孔子云:“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誠至言也!

感悟:善斷,在面臨眾多的建議和意見時,能夠根據自己的見識水平,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斷,及時果斷地拿出自己的意見和主意,而不要優柔寡斷,議而不斷,謀而不決,錯失良機,反受其亂。


五、敬以直內,謹終如始。

訓曰:當無事時,敬以自持;而有事時,即敬之以應事物;必謹終如始,慎修思永,習而安焉,自無廢事。蓋敬以存心,則心體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飭家務,此古人所謂敬以直內也。

感悟:一位精明的主人,能夠將自己家中管理整飭得井井有條。而心如果不敬,就像一個家沒有了主人,各種混亂就會隨著而來。康熙用此比喻,闡釋出“敬”的含義,“敬”就是持之以恆、永不懈怠。


六、慎獨是為聖第一要節。

訓曰:《大學》《中庸》俱以慎獨為訓,是為聖第一要節。後人廣其說,曰:“不欺暗室。”所謂暗室有二義焉:一在私居獨處之時,一在心曲隱微之地。夫私居獨處,則人不及見;心曲隱微,則人不及知。惟君子謂此時,指視必嚴也,戰戰栗栗,兢兢業業,不動而敬,不言而信,斯誠不愧于屋漏,而為正人也夫。

感悟:“慎獨”乃人生的至高境界。君子坦蕩盪,小人常戚戚,無私才能無畏,無畏才能無為,才能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坦然面對一切世間沉浮榮枯!


七、凡人處世,惟當常尋歡喜。

訓曰:凡人處世,惟當常尋歡喜,歡喜處自有一番吉祥景象。蓋喜則動善念,怒則動惡念。是故古語云:“人生一善念,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人生一惡念,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此誠至理也夫!

感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往往是為自己鋪路。人生最大的快樂莫過於助人行善,助人行善是人生價值的體現,是人性閃爍的光芒,是人類生生不息的源泉。相反,人生一惡念,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八、節飲食,慎起居。

訓曰:節飲食,慎起居,實卻病之良方。

感悟: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養成一種做好事的習慣。節飲食,慎起居,簡單的六個字,卻是我們遠離病痛的良方。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更能讓我們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遠離疾病。


九、養生之道,全在經書。

訓曰:凡人養生之道,無過於聖人所留之經書。故朕惟訓汝等熟習《五經》、《四書》,性理誠以其中,凡存心養性立命之道,無所不具故也。看此等書,不勝於習各種雜學乎?

感悟:心存善念,就會以善處事。視人之樂為己樂、心中常有欣慰、輕鬆、愉悅之感;待人處事光明磊落——修養心性之良方。心存善念之人,會始終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經細胞的興奮度調至最佳狀態,從而激發自身的抗病能力。所以,保持善念、修養心性是健康長壽的關鍵!


十、聖人以勞為福,以逸為禍。

訓曰:世人皆好逸而惡勞,朕心則謂人恆勞而知逸。若安於逸則不惟不知逸,而遇勞即不能堪矣。故《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由是觀之,聖人以勞為福,以逸為禍矣。

感悟:“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奮進,而安逸優越的環境卻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於安樂,盡享舒適,常常一事無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時沉溺酒色,自我毀滅。這於青蛙臨難時的奮起一躍和溫水中的坐以待斃是何其相似。



圖文來源:壹號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