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6日 星期三

景氣燈號的歷史

總體經濟情勢以GDP最為完整,但GDP沒有月資料,不夠及時,景氣燈號綜合金融、生產、貿易、消費及投資各面向變化,於每月26-28日發布,其及時性恰可彌補GDP的困境。





編製景氣燈號所納入的9項指標,大多經季節調整後,取其年增率,對照檢查值(門檻)算出得分,值得注意的是,海關出口、設備進口兩項年增率係依新台幣計算,而非依美元。

景氣最近亮出連續第9個月的藍燈,多數人都知道藍燈代表景氣低迷,不是好事,亮了9個月代表景氣已低迷了很長一段時間。

一定有不少人好奇,景氣亮什麼燈,到底是怎麼認定的?事實上,這個認定方式很簡單,就是找一些能代表總體景氣的指標,綜合起來研判。



指標多偏重在總體面

綜合哪些指標?這是關鍵所在,不過有個原則,所找的指標多偏重在總體面,而非產業面,因為這項燈號不是用來研判汽車、面板等個別產業的景氣,而是用來認定國內的總體景氣。

目前納入的有貨幣供給、股價指數、工業生產、就業人數、海關出口、設備進口、製造業銷售量、商業營收及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等9項,每項依其表現給予15分,綜合介於945分。

如果每月只公布這個綜合判斷分數,一定會讓外界一頭霧水,為了讓外界一目瞭然,便在945分設四個門檻,隔出五個燈號,四個門檻依序是17分、23分、32分及38分,所隔出的五個燈號由冷至熱依序是藍、黃藍、綠、黃紅及紅。

以今年2月而言,綜合判斷分數雖升至16分,但仍以一分之差,繼續留在藍燈,倘若下半年出口回升、股價上揚,總分升至23分,那就會亮出綠燈,來日升至38分,那就會亮出代表景氣過熱的紅燈。

五個燈號裡,當亮出藍燈、紅燈時都得特別小心,前者預告有衰退之虞,得提振提振,後者示意有泡沫風險,得降溫降溫。

1986
1989年我國股市由數百點而至萬點,期間便亮了26個月紅燈、黃紅燈,這是歷年最密集的紅燈區。反觀2011年歐債危機迄今,景氣未曾出現一顆紅燈、黃紅燈,五年來已亮出20個月藍燈、20個月黃藍燈,這一片藍堪稱史上最密集的藍燈區。

景氣燈號簡單的一張表,讓我們憑顏色就可以明白近三十年的總體景氣起落,這就是使用燈號的優點。景氣燈號於1977年首度發布,並回溯至1968年,那是一個石油危機、通膨高漲的年代,因此燈號所綜合的12項指標就囊括了兩項物價指數,最熱的燈號是「雙紅燈」,與今天略有不同。

準確反映景氣變化

四十多年來,燈號所納入的指標,會隨著經濟發展有所調整,1978年第一次修正以訂單與存貨取代物價指數;1984年第二次修正拿掉儲蓄存款與退票金額,簡化至9項,此後大致蕭規曹隨,只是每五、六年仍會衡量當時情勢,換掉一些鈍化的指標,以讓景氣燈號能更準確地反映景氣變化。

值得一記的是,200612月亮出一顆睽違三年半的藍燈,隨後行政院財經小組居然荒唐地討論起燈號存廢。何以要廢?他們說怕外界對燈號過度解讀,又說此燈號是世界獨一無二無法與世界接軌,所幸輿論譁然,政院才作罷,否則我們今日恐已看不到景氣燈號了。

「化繁為簡」是處理統計的原則,綜合數項總體指標而成的景氣燈號,能逐月即時的反映景氣,不論對政府或民眾皆有助益,日後若還有人提廢燈號之議,國人應鳴鼓而攻之。


工商時報20160403于國欽
圖片來源:
wthefood






補充說明:

景氣對策信號資料哪裡找?
公佈單位是國家發展委員會,每月的26-28日公布上個月的景氣對策信號。

景氣燈號,能幫助我們了解現階段的景氣狀況,以利做好自己投資的資金控管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