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自律是終生的功課,想逃也逃不掉

我唸書的時候,功課還不錯,被歸為學習自覺性較強的孩子。一直順順利利地讀完碩士,工作了,獨立了——這時,我才慢慢意識到:我在自律方面,其實有很大問題。

從小到大,約束我、伴隨我成長的,並不是自律,而是“他律”。

他律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父母、老師管束得非常嚴格,只要懶散懈怠就會遭受懲罰;另一種是父母、老師的管束雖少,但評價很高,而個體又非常在意外界評價,就會為了贏得肯定和讚揚,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


我屬於後一種。


前一種當然有大問題。因為在這種他律下成長起來的人,一旦脫離管束就會立即失控。這就是為什麼有人一入大學、遠離父母,就會瘋狂打遊戲打到門門掛科。
而後一種的問題也不小。因為在這種他律下成長起來的人,只是在有評價體系的地方表現良好。一旦脫離了外界評價,就會立刻打回原形。



比如,上學時他會努力取得好成績,工作了他也會努力爭取好的績效,但下班回家後,在完全自主而沒有外界評價的情境下,他就會直接放棄自律。

刷美劇當然比讀一本500頁的書更輕鬆;和朋友聚會當然比參加培訓班、學習新技能更輕鬆;癱在沙發上當然比清理打掃更輕鬆;吃個甜點、喝個下午茶當然比跑步健身更輕鬆……


《禮記》裡講“君子必慎其獨”,東漢鄭玄解釋為“慎其家居之所為”。也就是說,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仍然要謹慎地約束自己。

外界的批評或表揚,懲罰或獎賞,低看一眼或高看一眼,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放縱和約束之間,我發自內心地選擇自我約束。這才是真正的自律。

弗洛伊德的“心理動力論”認為,人的精神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是人的本能、慾望和衝動,總是貪圖享樂。超我是人格中的道德部分,抑制本我的衝動,追求完善的境界。而自我則是個人有意識的部分,是人格的執行者,負責調和本我與超我的衝突。

我以為這理論還是稍顯複雜,其實道理很簡單:

一方面,人作為一種動物,具有普遍的動物性,追求各種慾望的即時滿足。所以人的天性是趨利避害、好吃懶做的。

另一方面,人作為萬物之靈長,具有其他動物所沒有的特性,追求更長遠的目標和更高遠的價值,並願意為此節制慾望、推遲享樂。

這兩部分同時存在於人性之中,人就不可避免地生活在矛盾裡:既渴求眼前的短期享樂,又想要實現未來的長遠目標。

這就是每個人內心將持續終生的“人獸交戰”。

這“人”和“獸”,並沒有哪個好,哪個不好。它們都是你我內心的一部分。
沒有了“獸”,我們就會失去最本質的動力,甚至陷入抑鬱。

沒有了“人”,我們就會跌落為動物的一種,失去更高遠的追求。
而自律的關鍵,就是要承認自己是這二者的綜合體。

究竟哪一個是真正的自己?其實,這兩個都是。


承認自己內心“人”的部分,才能避免補償性的自我放縱。

我們在追求自律的道路上,很容易掉入一個陷阱,那就是:我已經做得這麼好了,應該得到一點獎勵!

之前的自律,給我們即將進行的放縱行為提供了一種“道德許可”。彷彿這不是對誘惑的屈服,而是對抵抗誘惑的獎勵和補償。

而讓我們墮落的,恰恰是這種對獎勵和補償的渴望。
我們為什麼會獎勵自己的良好行為?為什麼會對自律的自我進行補償?

那是因為,我們內心深處仍然認為,真正的自我想做壞事,他不想自律,只想放縱。

在這種邏輯下,自律是痛苦的,是一種懲罰,而放縱則是對忍受痛苦的獎勵和補償。

可是,我們為什麼要這樣看待自己呢?為什麼只承認自己動物性的一面呢?
我們應該試著承認自己內心“人”的部分,承認那個想要變得更好、追求長遠目標的自己就是真正的自己。

因此,自律不是被迫,而是出於自我的願望和自主的選擇。
是我們自己想要成為這樣的人,又何須獎勵和補償呢?


承認自己內心“獸”的部分,才能避免羞愧帶來的自我放縱。

在我們追求自律的道路上,還有另一個大坑,那就是因羞愧造成的自暴自棄。
一個為控制體重而節食的人,一旦失控一次,就很容易陷入新一輪的暴飲暴食。
因為失控讓他感到羞愧,感到情緒低落。於是,他會用最熟悉、最方便的辦法——暴飲暴食——來安撫自己的情緒。而這一安撫的行為,又使他陷入更深的羞愧。如此惡性循環。

有時,我們制定計劃過於高標和嚴格,只要某一天沒能完成,就會遭受羞恥感和罪惡感的折磨。這使我們降低對自我的評價,也喪失對完成計劃的信心。

否定、懷疑、絕望等負面情緒,會令我們輕易地放棄自律,墮入自暴自棄的漩渦。
所以,實現長期的自律,不是要“對自己狠一點”,而是要“對自己寬容一點”。

我們應該承認自己內心“獸”的部分,承認自己有動物性的一面,會貪圖即時享樂。這都是正常的,可理解的、可原諒的。

在失控之後,我們要自我說服、自我諒解,消除心中湧起的羞愧感,盡快擺脫低落的情緒。只有這樣,才能幫我們從錯誤和失敗中恢復過來。

用自我諒解、自我同情給自己重新打氣,而不是用自我批評、自我貶低給自己進一步洩氣。這才是長期自律的關鍵。

承認吧,我們只是“追求自律、常常失控的凡人”,而不是“始終自律、永不失控的神”。


自律是我們終生的功課,而且是一門逃不掉的課。
小時候,我們希望快點長大,以為長大以後就沒人管了,可以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可以任性妄為,不計後果。

然而,事實不是這樣。

即使脫離了外界的約束,我們仍然需要自律。但凡一個人想要過充實點的生活,想要做成任何一件有價值的小事,想要實現任何一個長遠點的目標,他就必須自律,必須重修這門功課。

我們的天性裡存在著“人”和“獸”兩個自我。我們追求慾望的滿足和即時的享樂,但也追求長遠的目標和自我價值的實現。

我們真正認識這兩個自我、接受這兩個自我,才是自律的開始。

不是要在內在的衝突中確保某一方始終獲勝,而是要學會接受相互衝突的自我,並把兩者融為一體。

這就是我長久以來對自律的思考。

我一直認為自己在自律方面做得不好,所以沒有資格談這個問題,也遲遲不願意寫這篇文章。但從自我接受的角度來看,因為我在自律方面做得不好,所以我更理解自律的不易,更明白追求自律的過程中可能遭遇的挫折和痛苦。

所以,我在反思中寫下這篇文,獻給每個同修這門功課的朋友。讓我們一起修好這門逃不掉的功課,追求一個更好的自我。





原文來源觀念的牢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