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2日 星期日

彼得林區的十四句箴言

1、不要對專業人士的技能和才智評價過高。

好的投資人都充滿了自信,失敗了亦不會找別人作替死鬼。罵制度、罵證監會、罵上市公司不如自我檢查,找出自身的癥結,對症下藥,比過嘴癮強百倍。業餘投資人的優勢在於沒有時間壓力,可以仔細思考,等待最好時機。股評人士多少有點像賣血的,賣得越多越沒有品質,悲哀的是他們每星期甚至每天都要推薦股票,長此以往試圖保持品質的人會瘋掉。


2、尋找沒被股評和機構報告熱烈推薦的股票。

這個是“屁股情節”,不必理會股評或機構報告有沒有提到,只要價格低於價值就買進,價格不升就等待,價格回升就加倉,萬一價值回落那只好認賠出局。價值是什麼?比如一家剛成立的企業股本10億,盈利10億,所在行業年利潤總額100億,企業佔有率位10%,行業整合後該企業佔有率每年提升2%,行業增長速度為25%,持續期為5年,這家公司的價格若是10元以下都有投資價值,2.8元以下林奇就會買入。但是這個看似理性,卻滿是估計的價值投資思維,叫藝術確實比叫科學更合適。



3、在買股票前,先買房。

投資在很大程度上是個極限運動,不能損及自身的生存條件是投資的底線。面對任何風險談笑風生是因為再大的投資失敗都不會降低原來的生活標準。所以一筆損失必須控制在自己可承受的範圍內,不然投資就變成賭博了。您有150元,100元用來保證吃穿住行等生活問題,50元用來投資,最壞的結果是損失50元,但應該明白虧損最多只有100%,有100元的底線,50元對於您就可以四兩撥千斤,但萬一動了那個100元,等於一隻腳踏進地獄,不順手時萬劫不復。

4、投資對像是公司,而不是市場。

除非您主要交易ETF或指數期貨,不然花大力氣研究指數遠遠沒有花同樣的精力研究公司划算。所謂“看大勢賺大錢”裡的大勢指的是經濟形勢,而非指大盤指數,看大盤炒個股是賺不到大錢的(現實中也沒有“看指數賺大錢”一說)!將主要精力用於研究指數是一種粗放型投資,他的前提是股票的拉升動力主要來自於大盤的拉升,事實是否如此值得商榷。相對而言,另一觀點更站得住腳:股票價格與公司盈利能力直接相關。但它也經常被忽視,甚至老練的投資人都會視而不見。觀看行情的人都認為股票價格有其自身的運動規律,他們跟隨價格的漲落,研究交易模式,把價格波動繪成圖形,在本應關注收益時,卻試圖理解市場在做什麼。其實只要收益上升,股價註定要漲,雖然有時不會馬上就漲,但終究會漲。而如果收益下降,則股價肯定會跌。要知道:指數的升跌是由個股的升跌引起,而非指數的升跌帶動了個股的升跌!

5、不要理會短期波動。

沒有人可以通過短期投資就長久致富,富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爆發要麼轉型成穩定發展,要麼暴虧收場,沒有第三條路可選。巴菲特89年公開信有一段話:“假設有一種細菌每15分鐘可以分裂一次,即每一小時複製四次,一天可以複製96次,雖然單一細菌其重量只有一兆分之一克,但是主要經過一天無止盡的五性繁殖,其重量可能比一座山還重,經過兩天后,甚至會比太陽還重,要不了多久所有的宇宙都將由這種細菌所組成。不過大家不必擔心,上天會安排障礙來阻止其倍數成長,由可能他會耗盡食物,或是毒死自己,或是有可能羞於在大庭廣眾之下複製。”宣傳每月收益10%的,只要肯堅持6年,初始的一萬元會變成868萬多,每月尚且這般恐怖,更不用說每週10%了。但真做到的不會炫耀,炫耀的盡是江湖騙子。短期波動就像細菌繁殖,有很毒的毒副作用,宣傳斷線交易的光說藥效,不提副作用,為一點點可憐的會員費去教唆他人自殺,良心安在?

6、買股票可以賺到大錢,也會遭遇慘重損失。

成熟的投資人與幼稚的投資人最大的區別是:成熟者關注風險的那部分,幼稚者卻只看到甜頭。股市下跌就像冬季的暴風雪一樣平常,如果有準備,它並不能傷害您。相反下跌正是好機會,去撿那些慌忙逃離風暴的投資者丟下的廉價貨。這裡的下跌是以股票內在價值為衡量標準,千萬不要以昨天的股價為標準。今天股價比前期股價低,是觀望的理由,決不是買入的理由。

7、預測經濟的變化趨勢沒有意義。

經濟變化亞當?斯密稱為“受制於無形之手”,既然無形,即不可琢磨。對經濟的研究最具發言權的是經濟學家,但在投資上有建樹的經濟學家屈指可數。林奇有言:投資的知識,我們在小學四年級時已學到。經濟學家非小學文化可為,且大經濟學人多是天才,但他們把注意力放在理論上了,投資收益不高是所當然。不過,如今人類在經濟學上的認識水準大概只及蒸汽機時代對物理學的認識水準,現在最頂級的經濟學家可能不及下個世紀的小學生。經濟學家預言經濟都常常離譜(本來經濟也沒個譜),你我凡人就不必去搞這等沒譜的事了。

8、預測股市的短期走勢沒有意義。

技術派原宗查理斯?道把短期走勢稱為日間雜波,雜亂得很,當然自認為超越道氏理論的人大可日日暗示自己能賺金賺銀。人們總是試圖跟隨市場節奏,可也老是發現自己在市場即將上升時推出市場,而在市場升到頂部時入場。有人認為碰到這樣的事是因為自己不走運,實際上,這只是因為投資人太關心行情和太自負。林奇原話:“股價是投資者所能找到的最沒有價值的資訊,卻又是最容易找到的資訊。”沒有人能預測利率、經濟或股市未來的走向,總的來說普通人正確率總體而言接近50%,錯一次、對一次,水準高的正確率也許有6070%,但我們至今沒有發現一位預言家成為巨富,因為預言家往往在3040%的預測盲點區域虧掉之前取得的全部利潤。拋開這樣的預測,注意觀察已投資的公司究竟在發生什麼事更為實際。

9、股票的長期收益可以預期,並比長期債券更高。

長期而言,股票不但比債券投資收益率高出無數倍,其風險係數也比債券要低,真正可謂低風險高收益,其間無上法寶是時間,若將持有時間縮短至三年之內,則股票投資就變成高風險低收益了。投資結出碩果時,你會發現毅力比智力有用,索羅斯的合夥人諸肯米勒說:有時候,做一頭勇敢的豬很重要。《阿甘正傳》的主角是個有點智障分肥男(湯姆?漢克斯飾),越看越可愛,百看不厭,故事裡他做一件事情就成功一件,關鍵是八字真言:腳踏實地、一往無前。

10、關注自己的股票,就像在牌桌上聚精會神地打牌。

要不斷收取新的資訊,以此推算對方的底牌,買入後仍需反復評估股票的價值,公司是動態的,以去年的資訊去評估得出的有效性肯定不如現在的資訊再評估。四個人打牌,推算其餘三個人各有什麼牌是很難的,但如果只推算其中一個就簡單多了,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是制勝的秘訣。擁有股票就像養孩子一樣,不要養得太多而管不過來。業餘選股者大約有時間跟蹤812個公司,再有條件買賣股票時,同一時間的投資組合不要超過5架公司。“菜籃子工程”往往是虧損的帳戶。集中投資風險雖大,但提出分散投資的馬克維茲也並非成功的投資人。關注一定數量的企業,並把自己的交易限制在這些股票上面,是一種很好的策略。每買進一種股票,應當對這個行業以及該公司在其中的地位有所瞭解,對它在經濟蕭條是的應對、影響受益的因素都要有認識。

11、不是人人都適合玩股票,也不是一個人一生都適合玩股票。

人人都有炒股賺錢的腦力,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膽力。如果動不動就聞風出逃,就別碰股票,也別買股票基金。投資在很大程度上是試錯、認錯、和糾錯的遊戲,自尊心太強有時未必試好事。股價是市場上有人想賣給您的報價,獨立思考是成功的前提,人云亦云――市場熱衷什麼你也討論什麼不如趁早收山。

12、普通投資人會先于專業人士數年接觸到有前途的地方性公司和其產品。

留意身邊的資訊,最好能將其分類整理,投資成功就會變成很容易的事。要充分利用自己已知的資訊。一般投資人,比如一位超市的導購員,他每天給顧客介紹哪個牌子的洗髮水好用,哪種牛奶好喝,對於消費品原比其他人有見地,但他卻沒有買他熟悉的消費品股票,他可能在晚間電視上看了證券節目的提點,認為IPv6這種新技術將有廣闊的前景,雖然他一點沒弄明白什麼是IPv6,但這並不妨礙他第二天買入該行業的某檔股票――悲劇的開始往往是這樣的。一家經營成功的公司有時幾個月、有時幾年都和它的股票價格脫節。但長遠來看,它們百分之百相關。這種不一致才是賺錢的關鍵,耐心和擁有成功的公司,終將得到厚報。對每一個行業都很專業的人士其實是沒有一個行業搞得明白。

13、對投資的興趣可以幫助您在股票上賺錢。

性格決定命運。什麼決定性格?是習慣。什麼決定習慣?是興趣。股票牛氣沖天,人們就興趣盎然,一旦股市萎靡不振,人們也興味索然。興趣是感性的,屈從於眼前利益是情理之中,但好的投資人卻能一直保持對投資的興趣,而不是週期性波動。每一行業最出色的人都是對該行業充滿興趣的人,厭惡股市還想通過投資股票發財,無疑是天方夜潭。

14、在股市上,買到一只好股足矣。

林奇在他的書中曾列出數十家令他投資損失的股票名單,並說如果列完整的話可能要將書的厚度增至字典級,可見林奇投資失手多如牛毛,但他是成功的,因為他投資組合中有極少數股票變成了Tenbaggers。巴爺喜歡說:一輩子有幾個全壘打就夠了。



原文來源:王者誓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