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作為熱衷編織夢想的夢想家和肆意追逐美好的生活家,我們總是熱切地想要做出點什麼事,達到某個既定的目標,或者說想要賺到某些必需品—這也是我們年輕人體現存在感、提高獲得感的正常表現。
但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時刻準備著,卻總錯過一次次似乎近在眼前的機會。為什麼自己夢想中的絢麗突圍遲遲沒有出現?難道是努力得不夠?難道是夢想太不現實?事實上,我們足夠努力,但大多數情況下,在追逐夢想的路上迷失了初心,越努力越跑偏,以致荒蕪了歲月,虛擲了人生。

於是有人問:到底什麼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什麼是“初心”?“初心”可以做什麼?



莫高窟壁畫中有這樣一個佛經本生故事:

一隻鴿子被老鷹追逐,倉皇之中逃到了屍毗王這裡,請求王的保護。緊接著,老鷹飛來了,向屍毗王索要鴿子。

屍毗王請求老鷹放了鴿子。老鷹說:我餓得不行了,放過鴿子,我也會餓死的,同樣是命,難道鴿子就該活,我就該死嗎?

屍毗王說:我給你別的食物吃,可以嗎?老鷹說:可以,但我只能吃新鮮的血肉。

屍毗王想:我如果去殺害別的生靈,那豈不違背了我救鴿子的初衷?這樣吧,我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相當於鴿子重量的肉給老鷹吃,不就解決這個問題了嗎?

於是,屍毗王找了一桿秤,把鴿子放在一頭,然後從身上割下一塊同樣大小的肉放在另一頭。奇怪的是,直到屍毗王把腿上和胳膊的肉全割下了,也夠不上鴿子的分量。為了救鴿子,最後,他將整個身體投向秤上……

最後,天神感動了,現身讓屍毗王還復了肉身。


這個古老的故事表達了這樣的思想:大千世界中,我們能把握的只有自己的內心,儘管我們可以按照自身邏輯的統一性去做事,但外界的變化卻是自己所不能掌握的(就如那桿詭異的秤和不合情理的鴿子重量)。在這個過程中,重要的是,不要讓自己的“初心”被外界的變化影響而偏離初衷。只有懷著這份“初心”,我們才能坦然地面對複雜世界發生的各種可能性,甚至超越生死。

當今世界“刷新”得太快,快到睡了一覺就跟不上時尚的潮流,兩天不刷朋友圈就無法談論流行的話題。在這喧囂間,最難的,莫過於在熱鬧之時保持冷靜,在變化之中按兵不動,在誘惑面前不失初心。

按兵不動不是停滯不前,保持冷靜不是沉默頑固,而不失初心,才能夠對一件事葆有激情,才能不忘記最初的感動,不偏離既的目標。

不忘初衷,我們才能執著於夢想,抵禦人生的風雨。

不忘初見,我們才能學會溝通、理解和包容,珍惜當下的美好,在薄情的世界中體會到溫暖。

懂得取捨,我們才能排除誘惑,確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

守住初心,便可以過簡約而不簡單的生活,進而在塵世中找到心靈的歸宿。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說的就是只有保持一顆時時放空的初心,才會拒絕思考的慣性,把任何美好的東西當作人生之初見來珍惜,從而讓生命變得更充實、更豐盈。不念過往,不懼未來,不慕名利,不迷虛榮,在任何時候都相信,柳暗花明的喜樂和必然的抵達,只在於我們自己的堅持。

也許長路崎嶇,你風雨兼程,沒有片刻喘息的時間;也許眼前繁華,美杜莎的致命誘惑讓你逐漸迷失在都市叢林深處,直到瞥見自己那條黯淡的影子,倉皇如狗,才發現自己已經遠離了美好,辜負了初心,變得癡肥或貪婪、浮躁或虛偽……

我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但我們有權利在這物慾橫流的世界中,堅守自己的美好,保持自己那顆純良的初心,葆有自己的夢想,過自己喜歡的日子。




原文來源:老蔣書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