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郭子儀的處世之道—謙虛謹慎

任何事物都有看不透和不可料的一面,所以唯有謹慎處世,避嫌疑,遠禍端;未思進,先思退,方能自保。特別是功成名就之後,更應該夾起尾巴做人,才能夠獨善其身。


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郭子儀爵封汾陽王,王府健在長安的親仁里。令人不解的是,汾陽王府自落成後,每天都是府門大開,任憑人們自由進出,郭子儀不准府中人干涉,與別處官宅府第門禁森嚴的情況截然不同。有一天,郭子儀賬下的一名將軍要調到外地任職,特意前來王府辭行。他知道郭子儀府中百無禁忌,就一直走進了內宅。



恰巧,他看見郭子儀的夫人和他的愛女兩人正在梳洗打扮,而王爺郭子儀正在一旁侍奉她們,她們一會兒要郭子儀遞手巾,一會兒要他去端水,使喚郭子儀就好像使喚奴僕一樣。這位將官當時很是驚訝萬分,回去後,不免要把這情景講給他的家人聽。於是一傳十,十傳百,沒幾天,整個京城的人們都把這件事當作笑話來談論。

郭子儀聽了到沒有什麼,他的幾個兒子聽了卻覺得太丟王爺的面子,堂堂大唐將軍竟如此不顧自己體面,以致遺人笑柄,郭家臉面何在!他們決定對父親提出建議。

他們一齊來找父親,要他下令像別的王府一樣戒備森嚴,閒雜人等一律不准入內。郭子儀聽了哈哈一笑,幾個兒子哭著跪下來求他,一個兒子說:“父親您功業顯赫,普天下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卻不尊重自己,不管什麼人,您都讓他們隨意進入內宅。孩兒們認為,即使商朝的賢相伊尹、漢朝的大將軍霍光也無法做到您這樣。”

郭子儀長嘆一聲,語重心長地說:“我如今爵封汾陽王,作為人臣,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往前走,再沒有更大的富貴可求。你們現在還太年輕,只看到我們郭家顯赫聲勢,卻不知這顯赫背後已是危機四伏。月盈則虧,盛極則衰,按理我應急流勇退才是萬全之策,可如今朝廷要用我,皇上怎麼會讓我解甲歸田,退隱山林?再者,我們郭家上上下下有1000餘口人,到哪兒去找能容納這麼多人的隱居地?在這進退兩難的情況中,如果我再將府門緊閉,與外界隔閡,如果與我有仇怨的人誣告我們對朝廷不忠,則必然會引起皇上的猜忌;若再有妒賢嫉能之輩添油加醋,落井下石,則我們郭家一門九族就姓名不保,死無葬身之地了。”

幾個兒子聽了郭子儀的話,恍然大悟,無不佩服父親的先見之明。郭子儀就是靠著這種大智若愚的糊塗為官之道,而達到明哲保身,從而避免或減少了皇帝與權臣對他的猜忌,成功地在唐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中長期任職,安享富貴。

身為四朝重臣的郭子儀可謂是功高蓋世,可他卻明白“聰明聖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撫世,守之以怯”的道理,並身體力行,方能全身而終,蔭及子孫,澤被後代。不爭一時之榮辱,不爭一事之勝負,郭子儀明白產生災禍的原因,知道該如何消災免禍,用謹慎的作風,確保全家安樂。人們若能像郭子儀那樣時刻保持謙卑謹慎的狀態,禍患自然不會產生。

過於堅硬的,容易折斷,過於潔白的,則容易被污染。驕兵必敗,驕將必失,同樣,一個人在自己的事業達到頂峰時,更需要牢記忌盈之理,以警惕自己的失敗。“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懂得未雨綢繆,才能防患於未然。”



原文來源:王卿天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