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日 星期三

花未全開月未圓



“盛極必衰,物極必反”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然而真正能夠懂得其深刻含義的人並不多。
進退自如,方顯高手本色,尤其是一個“退”字卻很難做得好。

在曾國藩啟程赴任直隸總督之時,途中觀者如潮,家家點燃香燭、鳴響爆竹拜送,戲台、酒席絡繹不絕,滿城文武士友皆送至下關。此情此景,讓曾國藩心潮澎湃的同時,也隱隱有一絲憂慮。

申刻行船時,他將郭嵩燾所纂《湘陰縣志》閱讀一遍,以抑制自己複雜的心情。睡後,卻依然不能成寐。在旁人看來風光無比的升遷,對於曾國藩而言,則是誠惶誠恐,因為在曾國藩心中“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是人生的常態,他更嚮往“花未全開月未圓”的生命境界。





恐懼盛極而衰敗
同治七年七月,曾氏以武英殿大學士的身份奉調直隸總督,遺下的兩江總督之職由馬新貽接替。朝廷的這一番任命,在當時來說,對曾是出任天下第一總督,對馬而言是委以天下第一富庶重任。

二人都有深荷重用之感。然而,後來的事實是對二人都不利:曾氏不幸捲入天津教案,使得他“外慚清議,內疚神明”;馬更因此而命喪刺客之手。禍兮福兮,真個是難以預料。

曾氏在三十多歲時,便從《易經》中悟出宇宙無圓滿無缺、人生亦無圓滿無缺的大道理,從而嚮往“花未開全月未圓”的生命境界。

花未全開,月未圓滿,就意味著生命還處在上升狀態。一旦全開、全圓,則生命已發展到頂點,接下來便是凋謝與虧缺,展現的是一幅向下走的景況,自然是人們所不願意看到的。

曾氏這種“求闕”的理念,對人生有積極的警示作用。它可以提醒人不要太求太貪太嚮往完美,還可以提示人在得意之時要保持冷靜的意識,不可太傲太狂太自我膨脹。


來源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