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

查理蒙格的35條智慧箴言

上大學時輟學、做過美國陸軍航空隊(USA AF)的氣象學家、念過哈佛法學院,但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豐富的人生經歷中最為人稱道的還是結識「股神」巴菲特。


31歲那年,蒙格遇到一個比自己年輕六歲的小伙子。那個姓巴菲特的年輕人說服他幹起了投資,一幹就是將近六十年。本月《富比世》數據顯示,作為巴菲特的左右手,蒙格的個人資產淨值估計高達13億美元。


以下是近幾年蒙格講話或是透過媒體報導表達的個人看法,它們不僅會給投資者以啟發,也是這位九旬老人處世觀的睿智閃現。

1
、別自憐,因為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20075月在南加州大學法學院開學講話中,蒙格說:「總體而言,嫉妒、怨恨、復仇和自憐都是一些危險的想法。自憐很接近於偏執,而偏執是最難以改變的一種思維類型。我們不應該任由自憐自艾的情緒出現……自憐不會讓形勢好轉。」


2
、不斷學習的人現實生活中也會持續進步。

同樣來自上述講話,蒙格說:「我不斷發現,那些出人頭地的人並不是最聰明的,有時甚至不是最勤奮的,可他們如同學習的機器。他們每晚上床睡覺時已經比當天起床時更聰明了些。這麼做是有幫助的。當你給自己設定了長遠的目標時,這種做法的幫助就特別大。」

3
、有時不得不接受現實,一力承擔。

2010年蒙格在密西根大學講話時這樣表示:「如果有人說『我的生活比過去更難熬了』,一味資助他們是危險的做法。有些時候,你不得不告訴對方「咬牙接受吧,自己來承擔,接受現實自己處理。』」


4
、人生會有一些不公的、可怕的打擊,要積極地利用它們。

在上述南加州大學法學院的講話中,蒙格說:「當然,人生會有可怕的打擊、糟糕的打擊、不公的打擊。這都不要緊。有些人能恢復過來,有些不能。我覺得,(古羅馬哲學家)愛比克泰德(Epictetus)的態度最可取。他認為,一切生命中錯失的機會都是一個表現良好的機會,每個錯失的機會都是學習的機會,我們的任務不是要沉湎於自憐中,而是以積極的方式利用可怕的打擊。那是很棒的想法。」



5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0149月,蒙格在一家小型出版公司Daily Journal Corp.的年會上提到了中國儒家的名言:「孔子有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亞里士多德和蘇格拉底也說過類似意思的話,真正地了解是要懂得自己有多無知。這是一種可以傳授或者習得的技藝嗎?如果你足夠了解結果帶來什麼風險,那可能你就懂得。

有些人特別擅長了解個人知識的局限,因為他們不得不了解。想像下有位走鋼絲的職業表演者工作了20年,好好地活了下來。假如他不了解自己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就不可能活下來。他努力工作是因為他知道,如果出了錯就會喪命。能生存下來的人都知道,了解什麼是自己不知道的比頭腦聰明更重要。」

6
、如果一個人既懶又不可靠,這人擅長什麼都不重要。

在上述南加州大學法學院的講話中,蒙格這樣自問自答:「你應該避免什麼?答案很簡單:懶惰和不可靠。如果你不可靠,你有多少財富都無關緊要了,反正很快會遇到麻煩的。做事真心誠意地投入,這應該自然而然成為你的行為準則。你應該別讓自己變得懶惰和不可靠。」

7
、大慈善組織都有很蠢的一面。

在上述密西根大學講話期間,蒙格說:「我見過那些大慈善機構很荒唐愚蠢的一面,包括世界銀行也是。我確實對建立像好市多(Costco)那種有資本主義特徵的企業更有信心。」

8
、別太透支,那種情況連莫扎特也沒法應付。

在上述南加州大學法學院的講話中,蒙格以莫扎特那樣的音樂天才舉例:「當然,我們都會受到影響的是自我滿足的偏好。可以用『真實的小我』來指代想行動的主體。比如,為什麼『真實的小我』不透支我的收入?曾經有一位舉世聞名的作曲家,他生平多數時候都過得極為悲慘,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總在透支個人收入。那人就是莫扎特。假如莫扎特都無法應付這種偏執的行為,我覺得你也不應該嘗試。」

9
、要避免意識形態太強,因為那會毀了人的思想。

同樣來自上述南加州大學法學院的講話,蒙格提到了意識形態問題:「另一個我覺得應該避免的是極強的意識形態,因為那會充斥人的思想……年輕時容易忠誠於意識形態,當你宣告自己是忠實的成員時,就開始宣講正統的意識形態。你所做的是反復強行灌輸那種意識形態,你是在漸漸地毀掉自己的思想。」

10
、保持簡單。

2008Wesco Financial公司的年會上,該司董事長蒙格表示:「要避免麻煩,最了不起的一種方法就是保持簡單。當你把事情弄得很龐雜時,系統往往就會失控。」


11
、樂觀的財會核算99%都會出問題。

在上述密西根大學講話期間,蒙格說:「威脅人類文明的麻煩裡面,有99%都源於樂觀的財會計算。那些財務人員希望追求純粹的數學方式,只想關注太過悲觀的財會核算結果,卻導致財會核算太過樂觀。這真是瘋狂的行為。99%的問題都源自過於樂觀。因此,我們應該建一個財會核算方式更保守的系統。」

12
、對資產,需要比對負債更多的審核。

上述Wesco Financial公司的年會期間,蒙格說:「負​​100%不易變動,一直都是。資產倒是必須擔心的。」

13
、誰要是高高在上的商界驕子,誰就該擔起付出高於回報的道德責任。

同樣來自蒙格在Wesco Financial公司的年會講話:「誰要是得到了命運眷顧,誰索取的就應該比付出的少得多……我認為,當你在美國商界高高在上的時候,你就擔起了付出高於回報的道德責任,付出與回報不會成正比,實際上回報沒有付出的多。」

14
、只有那些願意任何時候離開公司的人,才應掌握公司的高層職位。

巴菲特領導的波克夏公司1995年年會期間,蒙格說:「根本不願隨時離開公司的人不適合任職……我認為,對企業獨裁,應該多做些測試。不願隨時離職的人是否真適合做出艱難的抉擇?我的答案是不適合。」

15
、「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對策」不會奏效。

2006626日,蒙格在斯坦福大學講話時提到:「『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對策』不會奏效。每種文化彼此都不相同。適合私立醫療機構Mayo Clinic的文化不同於適合好萊塢製片廠的文化。不可能在所有的場合都用一個模子出來的解決方法。」


16
、很多成功的機構都不會管得更嚴,反而管得沒那麼多。

上述Wesco Financial公司的年會期間,蒙格說:「很多人認為,只要製定多些流程、多些規定,比如反複檢查等等做法,就能創造更好的成果。波克夏實際上沒有任何過程,除非審查對象主動給我們壓力,否則我們幾乎不會進行任何內審。我們只是試圖在一種無間的網絡中經營,賦予這個網絡應有的信任,關心其中我們信任的人。」

17
、應有的信任最重要。

還是上述Wesco Financial公司的年會上,蒙格說:「人類文明進化的最高形式是以應有的信任編織的無間網絡……你一生希望的也就是一種這樣的無間網絡。假如你的婚姻協議有47頁那麼多,我建議你還是別結婚了。」

18
、偉大的投資需要遲來的滿足感。

20149月,蒙格在洛杉磯講話時說:「等待對投資者有幫助,很多人只是等不起。如果你沒有那種滿足感遲一些到來的基因,就得付出很大努力克服自己的不滿。」


19
、想變富有是為了能獨立。

巴菲特的傳記《巴菲特: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Buffett: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Capitalist)一書提到,蒙格曾說:「像巴菲特一樣,我也對致富滿懷激情,到不是因為我想買一輛法拉利,而是想要獨立。我渴望獨立。」

20
、獲得智慧是一種道德責任。

上述南加州大學法學院的講話中,蒙格說道:「獲得智慧是種道德責任。它不僅僅​​是你用來提高生活質量的東西。這種看法會推斷出一個很重要的結論,那就是,人終其一生都要學習。如果沒有畢生學習,就不會有優異的表現,基於個人所知就只能幾乎原地踏步,學到的東西會讓你取得進步。」

21
、學校不是必要前提。

20122月《福布斯》的文章介紹,蒙格說:「到今天為止,我從未在任何地方上過什麼化學、經濟學、心理學和商科的課。」


22
、蒙格學習的方式是閱讀,不是上學。

據《查理.蒙格傳》(Damn Right!: Behind the Scenes with Berkshire Hathaway Billionaire Charlie Munger)書中所寫,蒙格說過:「我不是在教室里和學富五車的人相遇的,而是在書本上,那樣自然。我不記得第一次讀到本傑明.富蘭克林的作品是在什麼時候,托馬斯.傑弗遜的書是78歲的時候在床上讀的。我家人都喜歡那類書,通過紀律、知識和自控獲得成功。」

23
、應該賦予CEO無需經全體董事審核獨自做決策的權力。

同樣來自以上20066月的斯坦福大學講話,蒙格說:「如果身處複雜的環境,公司有位優秀的CEO,你會希望他在處理外部事務時有發言權……你能想像巴菲特和別人說『抱歉,我必須回去和公司的董事商量』嗎?我的意思是,回到公司,他肯定必須同董事們商量,可他能預料到董事會怎麼說,大家都知道他說的話就是管理指示。」

24
、作為投資者,即使是班傑明.葛拉漢也有很多東西必須得學。

同樣是20149Daily Journal Corp.的年會上,蒙格說:「我不喜歡班傑明.葛拉漢和巴菲特遵循的那套他的做法。必須理解巴菲特,他在那麼年輕的年紀發現了葛拉漢,然後就以此人為目標努力。葛拉漢的觀點改變了巴菲特的一生,他早年大多在近距離崇拜葛拉漢。

可我不得不指出,作為投資者,即使是班傑明.葛拉漢也有很多東西必須得學。他對估值企業的看法全都來自大蕭條幾乎毀掉他的方式。他總是有點害怕市場的能力,所以餘生都是在這種恐懼中度過,而且他的一切方法都是為了控制市場。」

25
、美國政府其實應該在金融危機期間給予更大規模的救助。

同樣在上述密西根大學討論時,蒙格說:「金融危機用夠多的不幸和干擾打擊了經濟,摧毀貨幣,天知道會發生什麼。所以我覺得,一旦碰到那樣的麻煩,就不應拿出一些小打小鬧的救助,當時應該考慮更大規模的救助。」

26
、個人財富應該回饋社會。

《窮查理寶典:查理.蒙格的智慧箴言錄》(Poor Charlie's Almanack: The Wit and Wisdom of Charlie T.Munger)一書寫道,蒙格說過:「那些很幸運的人有回饋的責任。不論是像我這樣一直給予很多,還是像巴菲特那樣起初給予得少後來(去世時〉很多,這都只是個人偏好的問題。」

27
、對於機構和散戶迅速交易衍生品與股票的看法

20149Daily Journal Corp.的年會期間,蒙格說,「這種做法是屠殺無辜者,它讓那些在拉斯維加斯做博彩生意的人看起來都成了好人。」


28
、對華爾街的看法

20105月《福布斯》的一篇報導提到,蒙格說:「華爾街的財富和政治權力都太多了。」


29
、演講結尾的建議

上述南加州大學法學院的講話中,蒙格在結尾說:「我要像個追求真相的老年勇士那樣,用《天路歷程》(The Pilgrim's Progress)裡的一句話來結尾:『我把自己的劍留給配得上它的人。』」

30
、對全球變暖的看法

2009年接受CNBC採訪時,蒙格說:「我們對全球變暖的討論是混亂的。而混亂可能導致極大的痛苦。只要花足夠的時間和資金就能解決海平面上升。我認為它根本算不上人類的浩劫。把它視為浩劫是在煽風點火,製造新聞。」


31
、對買黃金的看法

2012年接受CNBC採訪時,蒙格說:「我覺得,要是在1939年住在維也納的猶太家庭,黃金是個了不起的東西,它能縫進你的衣服裡去。可我覺得文明人不會買黃金。」


32
、對比特幣的看法

據富比世新聞報導,20145月蒙格這樣說過:「我認為它是老鼠藥。」

33
、對銀行家的看法

20135月接受CNBC採訪時,蒙格說:「我認為,不要相信銀行家可以自控。他們像吸海洛因的癮君子。」


34
、對整個投行的看法

同樣來自20105月的《富比世》報導,蒙格提到:「投資管理比投行更光榮。」

35
、對後人會認為他是怎樣的人

20145月接受CNBC採訪時,蒙格這樣說:「可能在後人記憶裡,我是個聰明的傢伙。」



圖片來源:michigantoday.umi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