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8日 星期五

改變你一生的兩條生存法則



法則一:為自己而活

你是為自己而活,要對自己的一切負責。


許多人渾渾噩噩就度過了一生,許多人不求上進,許多人痛苦無助,我認為本質的原因就是這些人沒有清醒地意識到並且接受: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孤獨的,一個人擁有什麼、失去什麼,所做的選擇帶來的後果是好是壞,全都取決於自身,和別人毫無關係。

能為生活負責的只有自己,未來是好是壞也都是取決於自己做了哪些努力。
請你再讀一遍上面這段話,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明白我在說什麼。

你知道什麼是自律嗎?

大多數人簡單地以為自律就是能夠控制自己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實際上,沒有任何人能夠強迫你,包括你自己。

一個人之所以會做一些他厭惡的、不想做的事,必然是因為在內心更深處有一個更大的意願支撐著他,他只是在履行自己的意願,在達到自己的目標的過程中做了一些很必要但不一定是他喜歡的事而已,然而那些他不喜歡做的事,卻也是他達成目標必需的一部分。

所以,一個想實現財務自由的人會努力地工作或者學習投資,儘管工作或學習可能都不是他自己喜歡的。

一個想成為偉大作家的人會通讀各種風格、各種類型、各種文體的文學作品,儘管總有那麼一些是他不喜歡的。

一個想成為世界第一的運動員會抓住一切能用的時間訓練,儘管高強度訓練下的疲勞是他想逃避的……

為什麼他們會去做那些他們不一定喜歡做的事?為什麼他們在別人看來是非常自律的人?

那是因為他們都有著一個明確的目標與清晰的意願,而這些意願與目標只可能是來自他們已經對現實與自身產生了清醒的認知,他們能夠為自己所做的選擇和行為負責這一前提。



當你意識到你自己的行為與你的生活之間有著明確的因果關係的時候,你就會懂得對自己負責,從而變得自律。

你不再需要外界給你壓力和動力,你不再需要父母再對你耳提面命,你更不需要非得受到別人取得成功這樣的刺激才能清醒。因為你知道別人對你的期待或責備都與你本人毫無關係。

你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會給你未來的生活造成相應的影響,無論你在短時間內得到了什麼或失去了什麼,那都無所謂,最終在生活中沉澱下來的一切,都是和你真實的能力相匹配的,知此,你就不會再欺騙自己。

我們是群居動物,我們從小被呵護著長大,我們有國家、警察、法律保護著我們,所以在潛意識裡我們會混淆群體與個體的概念。

所以,我們總是無法完全獨立,我們在潛意識裡總是會把屬於自己的責任推給別人,我們會下意識地期待別人把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打點好。

儘管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逐漸與父母分開,也在某種程度上逐漸變得成熟,但在心理上還是會習慣性地想依賴別人,出現問題時很少有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

從小,我們的教育也都在強調集體主義,而我們的生活又是在集體之中,因此從概念上,我們對自身個體的認同是脆弱的,是不明晰的。

大多數人無法面對孤獨,他們甚至甘願坐在集體狂歡的角落裡也不願面對真實的自己。日復一日,他們慢慢就和真正的自己絕緣了,他們就活在了集體的光輝之下,他們就活在了別人的目光裡,他們就只會用集體的規則與標準來定義自己。

這些人沒有發掘自身的意願,所以他們總是覺得自己無所適從,總是覺得眼前做的並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直至他們的一生都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迷惘和尋找,一生都在漫無目的的掙扎中被虛耗。

只有當一個人敢於跳出集體,才能夠有勇氣面對孤獨的本質,面對孤獨的自己,才能不再依賴別人,才能真正強大,才能真正成長。

當一個人意識到並且接受要為自己負責的時候,才開始真正地活著。


法則二:保持危機感

在這麼多年的生活中,我自己在對社會、對世界的認知上做出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調整,我嘗試過許多不同的生活態度與處世準則,我希望自己能找到無論是從內在還是從外在都能給我源源不斷能量的人生信念。

保持危機感,或許不是最好的,不是最有效的,但它卻是最有穩定價值的生存法則。

人在本質上是一種動物,在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之下,求生本能是我們繁衍至今最強勁的動力。

隨著人類的發展,我們建造了房子,擁有了社會福利,還有勤勞的雙手,我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能夠得到保障,因此就使我們的本能退化了。

一個人在何種情況下是最有動力、最敏銳、最警覺、最強大的?

那就是在他的生存受到了威脅,他最基本的生命延續的需求受到了威脅的時候。
因此,保持危機感是一個人從根本上能夠發揮自己最大能力與潛力的法則。

不可否認,有些人同樣因為對物質的追求、慾望的驅動、對智慧與生命本質的探索等而發揮了自身的力量與潛力,但這種主動出擊的人只是少數。對大部分人而言,他們很難因為對某種外物的追求,或僅僅是滿足片刻的慾望及成就感而能夠打敗自身的懶惰與懈怠,去踏踏實實地做一些事情。

只有轉變思維,轉換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再從外界或者是從不可控的因素裡來尋求動力,而是激發你最原始的天性。站在現實的層面,這樣對大部分人而言會更好一些。

現在,我們來談談這一條在生活中的實際操作將是怎樣的。
比如戒菸,許多人都知道有一本神奇的書叫作《這本書能讓你戒菸》,據說,看完了這本書的人基本都把煙戒了。
但是,很多人會因為害怕自己真的把煙戒了而對這本書十分抗拒,所以從一開始他就放棄了改變自己的機會,同時也放棄了與之相隨的謹言慎行、讚美別人、堅持努力等能令自己變得更好的機會。

從一開始,你的內心就是抗拒的,無論讀多少心靈雞湯,無論看多少精神格言,對你而言也只是看的時候一時醒腦,一旦丟下手機、放下書本,你還是會像以前一樣渾噩度日、懶懶散散。

你會發現,你的放棄或抗拒,恰恰是在繞開保持危機感這條法則。

保持危機感是為了即便自己潛意識裡討厭某些事情,但你依然能夠堅持去做這件事情。同時,保持危機感也是為了能讓你在一開始就清醒地意識到,並真正地接受:你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你自己,你需要為你自己的言行、為你的作為、為你的家人、為你的未來負責。

保持危機感,它是一個起點,是你真正為自己而活的基石。

它也從另一個維度上令你變得警覺,讓你學會為自己負責。

你戒菸,是因為煙會危害你的健康,甚至危及你的生命;你努力工作,是為了避免失業,避免你在自己各種慾望高漲的時候無法得到滿足;你不在晚上十一點之前睡覺,你在第二天就無法保持充沛的精力;你吃太多的垃圾食品,就會危害你的身體健康……

那麼,保持危機感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具體又該如何操作?

保持危機感,從根本上說就是要變得覺知。

你需要時常提醒自己,並且經常用一些危機來刺激自己。

一開始,你可能不會因為害怕虛度光陰、害怕錯過時機而馬上擁有行動力,但至少會令你不再安然地打遊戲、拖延……

為自己負責和保持危機感這兩點分別是從內在和外在兩個方面去改變自己,其核心是希望能夠你能去做一些你想做卻從來沒有付諸行動的事。

你必須要有耐心,並願意持之以恆地通過提醒自己,來改變自己潛意識裡對自身與現實的認知,從而令你的行為逐漸改變。

這世上不存在一蹴而就的成功方法,也沒有你看了馬上就能改變人生的文章,重要的是,希望我寫的這些文字能給你的思想打開一扇窗,令你意識到,那些深埋在你內心的想法或許可以嘗試並堅持一下。

說不定,你的人生就會因此而踏上轉折的起點了呢?





來源頭條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