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喧囂世界,如何保持專注?愛默生曾說“過去和未來都與我無關,我只活在當下”。
信息爆炸碎片化的時代,方向很多,時常彷徨,慾望卻又很多,專注或許已經成了我們的稀缺能力。
被分割的注意力
周末,吃完早餐,你想看完那本一直沒看完的書,於是,你拿起書,在房間找了一個舒服的位置,開始看書。
這時候,不知道從那兒飄來一縷咖啡香,那香氣好誘人啊。
“我也要喝”,於是,你起身去沖咖啡;咖啡與閱讀更配,你告訴自己。
咖啡還沒喝完,你看見陽台上的幾盆花,竟然掉了好多葉子,它們的樣子好慘。
“它們一定是缺水了”,所以,作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主人,你決定給它們澆水。
給花澆完水,你想坐下來歇一歇,喘口氣。
這時候,你手機響了,是好朋友打來的,接通之後,你就和她聊了起來……
就這樣,不知不覺,一個上午過去了,你好像做了許多事,又好像什麼都沒做。
因為,你原本只是想認真讀完一本書,但注意力卻被各種事情分割得七零八碎,結果,你偏離了預定的計劃軌道,把目標這艘小船無情擱淺。
你無法保持專注,這正是你的問題所在。
專注的本質
專注是指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可以較長時間保持注意力的連續性,所以,專注的本質是對自身注意力的高效管理和利用。
想要真正了解專注的本質,我們必須知道關於注意力的三個真相:
1)注意力是大腦分配有限的信息處理能力的選擇機制。
大腦體積變大,擁有更多腦容量,從而具有更強的信息處理能力和學習能力,是我們由大猿進化為人類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進化的加劇,生命體本身由簡至繁,而人類發展到現在,我們為了生存而要掌握和學習的任務早就比遠古時期複雜很多倍。
為了應對這樣的變化,大腦該如何進化呢?是發展成一個具有強大的信息處理功能且容量巨大的大腦,還是進化為一個雖然容量不大,但可以迅速地對信息進行選擇和分析的大腦?當然是後者更具優勢,而且大自然也的確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一名美國人平均每天要接受約34G信息,這些信息相當於約10.05萬個單詞的信息量;如果對我們每天所接受的信息也做一個統計,不見得會低於34G。
如此巨大的信息量,給大腦帶來壓力,人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變得更短。
所以,大腦會對要處理的信息進行甄別和選擇,優先吸收和處理一些信息,這些信息往往具有以下特徵:
你需要的。
新奇的。
反覆出現的。
形象、具體的。
符合你預期的。
2)注意力是有限度並且波動的。
科學研究發現,人的注意力一次性可以維持30分鐘左右,30分鐘之後,注意力就開始進入“疲憊期”,大腦接收和處理信息的速度會大大降低,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把一堂課或者一次會議的時長控制在30分鐘左右。
另外,我們的注意力會處在一個波動狀態;比如,剛起床的時候,你很容易集中注意力;臨近中午,開了一上午會又飢餓難捱,你就不容易集中注意力;
下午,經過適當休息和能量補充,你重新又可以集中注意力;也就是說,你的注意力並不會始終處在一個恆定水平,而是隨著你自身情緒和能量的變化而變化。
這就意味著,你的注意力並不會始終處在一個較高水平,除非你可以有策略地去使用它。
3)我們對注意力的控制可以通過練習而得到提高。
雖然注意力是大腦分配有限的信息處理能力的選擇機制,但我們可以通過控制大腦來改變注意力;這是人類神奇的地方之一,我們不僅可以通過大腦思考,而且還可以通過思考和練習來控制自己的大腦,這是一種其他動物都不具備的能力。
理想的專注時刻
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體驗:沉迷於看小說、打籃球、烹飪或者跟好朋友聊天,經常不知不覺,幾個小時就過去了,甚至,有時候,當別人叫我們,我們都聽不到,因為我們專注於所做的事情並樂在其中。
這些美妙體驗,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伊稱之為“心流體驗”,它是個體完全沉浸於體驗本身,而體驗本身就是最好的獎賞和動機。
當我們身處“心流體驗”之中,無論我們做什麼,不管是寫作、學習還是工作,對所做之事都採取的是一種全神貫注的態度。
我們的行為和覺察融為一體,我們全身的能量被充分調動,外界的人和事也很難使我們分心,由此,我們可以享受專註帶來的樂趣和益處,並得到快速成長。
可以說,這正是理想的專註時刻。
通過對“心流體驗”的了解,我們知道,下面這些因素,有助於我們進入到專注的狀態:
①清晰的目標。
②處於身心一致的狀態。
③我們所做的事情雖有挑戰但又在能力範圍之內。
④無干擾的做事環境。
⑤相對整塊的時間。
如何保持專註
1)調整好你的狀態。
>>>>保持身體健康並勤於運動。
健康的身體和充足的能量,是我們可以集中注意力的前提。
而運動時,腦內會分泌很多激素,比如讓人感到快樂的腦內啡、多巴胺,它們也能調節體內的正腎上腺素、分泌血清素,可以提升專註力和記憶力。
>>>>調整你的“頻率”。
《學習之道》一書中提到,作者曾為他的學生丹尼斯設計了四項固定修煉:
①吃10分鐘某種固定的低脂零食;
②15分鐘的冥想;
③10分鐘的伸展運動;
④聽10分鐘鮑勃·迪倫的歌。
當丹尼斯在面對壓力時,就提前來完成這四項固定修煉,因為它可以幫助丹尼斯保持內心平靜,並引導他迅速進入到專註狀態,讓他變得非常高效。
這就是“調頻”。
你可以設計一些能夠幫助你進入到專註狀態的“固定修煉”,它們可以很簡單,但一定得讓你感覺愉悅,比如:聽音樂、冥想或者到洗手間照一下鏡子等,它們可以是其中一項活動或者幾項活動的組合,總之,你喜歡就好。
這樣一來,當你感覺注意力不太集中的時候,就可以用它來引導你進入專注的狀態。
>>>>隔離式的休息。
我們知道:注意力是有限度的;所以,我們需要及時休息,才能保證它可以滿血復活。
如果是以恢復注意力為目的來休息,最好的休息方式應該是“隔離式休息”,也就是說,你的休息本身不應讓大腦接受更多的信息刺激,比如採用玩遊戲、看電視或者看書這樣的休息方式,因為它們仍舊在消耗著你的注意力。
而是應該採用遠離信息刺激的方式來休息,比如小憩、冥想或散步,以此讓注意力得以有恢復的機會。
2)重新設計你要做的事情。
>>>>拆解你要完成的事。
把你要完成的事情拆解為可執行的項目。
以我寫這篇文章的過程為例,“寫完文章”是我要完成的事,它可以拆解為以下可執行項目:
①確定文章主題;
②建立全文邏輯框架;
③搜集素材和故事;
④寫稿;
⑤對文章內容進行增加或刪減;
⑥對文章細節進行潤色;
⑦成稿。
這樣做的好處是:
第一、可執行項目更加簡單、具體、形象,容易被感知和操作;
第二、更容易在完成每一個可執行項目之後找到成就感,所以,每完成一個小項目,就增加了一些堅持下去的動力,這樣,就把做事情的過程,變成了一個自我激勵的過程。
這樣做更容易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的狀態。
>>>>優先做重要的事情且一次只做一件事。
彼得·德魯克說:“我們多數人即使在同一時間內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也不見得真能做好;如果想在同一時間內做兩件事,那就更不必談了。”
要事優先、一次一事的好處在於:它可以讓我們把有限的注意力資源聚焦在重要的事情上面,以獲得最大的產出。
它的另一個好處是創造了專注所需要的“整塊時間”。
“整塊時間”可以讓我們在同一件事情上可以有連續性的投入,而這是保證我們進入專注狀態的重要條件之一。
因此,比爾·蓋茨每年都抽出兩個星期的時間,到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讀書和思考,想必也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好地進入到專注的狀態里吧。
①讓你對事情的感知變得更有趣。
比如,時間管理原本是一件既抽象又枯燥的事情,但當它變為“番茄時間管理法”或“時間金幣管理法”的時候,就會顯得十分生動有趣。
不僅它本身的吸引力增加了,而且也更容易量化統計,所以,我們更願意去嘗試它,並體會其中的樂趣。
比如,列夢想清單或製作夢想板,都是把隱性想法變為顯性、可視化的目標,從而改變你對事情的感知,以調動你全部身心專註在你想要實現的事情上面;這些都是不錯的嘗試。
②讓你做事的方式更有趣。
舉個例子:比如早前風靡網路的“冰桶挑戰”,其最初目的是為漸凍人籌款治病,如果當時發起人採用傳統的方式來募捐,收到的效果不見得會好,但是他們採用了“遊戲化”的方式來募捐,不僅很快完成了籌款目標,而且讓更多人了解到漸凍症這種疾病的存在。
之所以如此,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把參與這件事的方式變得更加有趣,所以更多的人願意投入其中。
或許你無法改變要做的事情,但你可以選擇做亊的方式,找到一種更加有趣的方式去做事並樂在其中,從而讓自己進入專註的狀態。
3)打造無干擾的工作環境。
越是身處繁雜的環境,大腦選擇和處理信息的任務量就會越大,你的注意力也更容易被消耗,所以,無干擾的工作環境更有利於集中注意力:
挑選更加安靜、優雅的環境來工作。
斷舍離,保持工作環境內的整潔有序。
開始工作時,主動關掉社交媒體,遠離干擾源。
把專注變成一種習慣
凱文·凱利說:“注意力是最為稀缺的資源,但也是最被濫用的資源”。
身處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只有對自身注意力進行有效管理和利用,才能夠發揮出它的最大價值,從而讓我們的工作和生活變得更加高效和專注,以享受到更多的平和與幸福。
總之,專注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應是持續不斷的努力實踐,更應變成我們相伴一生的習慣。
原文來源:aboluowa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