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9日 星期四

3個方法治癒選擇恐懼症

“花了好幾分鐘研究餐廳的菜單,然後我陷入了選擇困難症。每一道菜都在誘惑著我,或許,我應該都點……”

我敢打賭,你一定有過類似的經歷,即使不是選擇食物,也是在做其他選擇的時候。
每天,我們都會花太多時間太多精力,在兩個或幾個同樣誘人的選項中做出抉擇。

問題是,儘管每個選項都很誘人,各有各的好處,但是偏偏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們不得不做出​​權衡。即便只是在甘藍沙拉(健康清淡)、三文魚(蛋白質更多)和義大利餃子(好吃但熱量高)中作選擇,相信也夠你費一番功夫的。

如果對瑣碎的事情做決定,都如此耗費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就更別提在企業經營中面臨的更大決定了——我們應該支持哪種產品,淘汰哪種產品?我們應該聘用誰,解僱誰?沒錯,這些問題的後面往往還跟著其他數不清的問題
比如,我是不是要開啟這個困難的話題?如果我要開啟,我應該什麼時候開口?怎麼開口?我應該公開提還是私下說?我應該給他們打電話還是見面談,或者通過郵件溝通?我到底該透露多少信息?問題無窮無盡……

那麼,我們該如何高效地做出決定呢?
我自己有三個辦法,其中前兩個我在《四秒:戒除逆效習慣、取得預期效果》(Four Seconds: All the Time You Need to Stop Counter-Productive Habits and Get the Results You Want)一書中談到過,而第三個是我上周剛剛發現的。



第一個方法是:利用習慣,減少常規決定消耗的時間和精力。

如果你培養起一個習慣——比如午餐吃沙拉,那你完全不需要再做其他選擇,你可以用省下的精力做其他事情。
這種方式適用於可預測的常規決定。那不可預測的決定又該如何呢?


第二個方法是:用“如果……那麼……”的思維,將不可預測的選擇程序化。

比如,有個人總打斷我說話,我不知道應該如何回應。我的策略就是:如果這個人在我說一段話時打斷兩次,那我就得說點兒什麼了。
這兩個方法——習慣和“如果……那麼……”思維,能夠幫我們做出許多典型的日常選擇。

但是,那些更具戰略意義的大決策,往往既不常規又不可預測,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上週,我同一家高科技公司的高層團隊會談時,發現了一種能夠有效做出挑戰性決策的簡單方法。平時,這個高層團隊就經常面對一些獨特並且是一次性的決定,而且在做出決策前往往無法預測後果。這些決策包括諸如如何應對企業競爭,加大對哪種產品的投入,如何更好地進行併購以及削減哪一部分開支等等。

這類決策往往持續數週、數月甚至數年,會影響整個企業的運轉。而且它們不屬於常規決策,也無法用“如果……那麼……”的思維解決。
最主要的是,這類決策沒有清晰、正確的答案。

面對這樣的決策,領導者往往會耗費大量的時間深思熟慮、權衡利弊,以及收集數據,徵求更多的觀點和想法。通常情況下,會將問題一拖再拖,只為等待或者說期盼一個明確的答案。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根據沒有明確答案的現實快速做出決定,又會是怎樣呢?

我與這家高科技公司的高層團隊討論時,就在思考這事。因為大家又再次爭論起之前處理的某單生意的決定,這時總裁發話了:
“現在是下午3:15,”他說,“我需要在15分鐘內做出決定。”

“等一下,”財務總監說,“這是個複雜的決定。我們可以晚飯時再繼續討論,或者明天碰頭會的時候再說。”

“不,”總裁堅定極了,“我們必須在15分鐘內做出決定。”

你猜怎樣?我們做到了。


我也由此得出了第三種決策方法:計時。

如果你對手邊的問題已經深思熟慮,就是覺得每一個選擇都有道理,不清楚到底該如何取捨。那麼,你就要認識到,這件事情就是沒有絕對正確的結果,你只管做決定就是。
另外,如果你能將大的決策細化,並且可以通過最少的投入去檢驗,那麼確實會對你有所幫助。可是如果你不能,那就直接做決定吧。要知道,與其漫無目的地思考,不如把時間用在促進生產力上,這樣會給你帶來更豐厚的回報。

哦,等一下,你可能會反對說“如果我再多花點兒時間,也許就能找到答案了”。當然,這的確有可能,但是有兩點壞處:一是你等待答案同時,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二是這個明確的答案會誘使你更加拖延,讓你對更多的問題期待明確答案。
所以,我想對你說,果斷做決定,然後往前走吧。


不妨現在就試一試。挑一個你一直猶豫不決的問題,然後給自己三分鐘的時間做決定。如果你有太多問題需要決定,就拿張紙列個單子,然後給自己定時一個一個做決定。
做決定,不管何種決定,都能減少你的焦慮,讓你保持向前的勢頭。知道嗎,要克服不知所措的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向前走。


作者:Peter Bregman(Bregman Partners首席執行官)

文章來源:bschool.hexu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